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散文精选 > 正文

行得善行事 修得佛陀心

来源: 文学语言汇 时间:2021-08-28

行得善行事 修得佛陀心

【导读】人的一生,诸多苦痛都在于执着追求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贪婪、嗔恚、愚痴等欲念,在无数的莫可奈何中浮沉。很多时候,人们还将这重重苦难,寄生在自然界触目可见的种种物什上,给杨柳带点凄迷。

读过许多书,很少读佛法。博大精深也好,玄妙莫测也罢,总以为自己是入世之人,不相信来生,我只相信今世;所以只记住了阳明先生的一句话:佛家和世人“亦是一统事,都只是成就一私己之心。”

也一直误解信佛之人是心的死寂,美的磨灭,真的摒弃;佛陀修行,青灯一座,蒲团一个;从暮晨的早课到紫夜的晚课,枯燥乏味的修行,修的是虚幻的来世,按理是要痛下杀手、挥舞戒刀,割舍一切和世人的情分。

有些惊诧,似乎颇有些丰子恺先生的味道。书中并无很多佛理劝戒,只是一些平常地近乎琐屑的故事,读来感觉像是坐在田间,晒着温暖的阳光,身畔孩子们匆匆跑过;会读到安详,爱怜和喜悦,读到真正悟佛的人悟到的真善美和快乐;也会读到一个小女子的生活感悟,平静淡然,无欲无求,坐观云淡风清.....

在浮躁的尘世间,竟然还能保有如此纯净的一片天空,像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,恐怕也只有潜心事佛之人才能做到。

这位俗姓杨的被父母钟爱的长女,出自一传统严谨的客家家庭,因对佛学特别感兴趣,十六岁就皈依佛门,法号释见介。父母支持了她的决定,出家那一年,在小学任教的父亲,把家里的田地全部种满了椰子树,每年父亲都会带着椰子汁,到寺庙探望出家的女儿。于是,她形容椰子汁的滋味,她描写含笑的花朵;她从天下父母不求报偿,无私无悔付出的亲情中,体会到了苦苦修行的菩萨大悲心。

《和佛陀赏花去》,从从容容地叙着六十种花儿,相思花,苦楝花,紫北草,月见草,蔓泽兰,螃蟹兰,迷迭香,左手香,常春藤,菩提树……由此引发出一段出家人的心语,一种深沉的生命感悟,一种禅意,一份亲情。

释见介大师的花花草草中,折射出了很精妙的佛理哲理,混合着不舍的亲情,夹杂着修行的心得,表达着普渡众生的心愿;她更是将花语提升到一个佛理的境界。在纷繁复杂,绚烂缤纷的花园里,人们看到了林林总总的花,知道的不知道的,见过的没见过的。

一直很喜欢一个小故事,郁闷的时候,每每想起,心情总能豁然开朗:

有一天,老和尚带小和尚化缘回来,经过一条小河,河水上涨且无桥,一个妇人想过去又怕水深。正当她犯愁时,老和尚不假思索的就背着妇人过了河。与妇人道别后,老和尚哼着小曲,小和尚则心事重重。回到寺里,几次欲言又止,很后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:师父,您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?怎么还去背她?老和尚回答:我早就把她放下了,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放下呢?

是的!也许,人的一生,诸多苦痛都在于执着追求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贪婪、嗔恚、愚痴等欲念,在无数的莫可奈何中浮沉。很多时候,人们还将这重重苦难,寄生在自然界触目可见的种种物什上,给杨柳带点凄迷,给流云带点伤感,再给花开花谢、明月星光兑点子缺憾的色泽,使世人见花流泪,见鸟惊心,于是乎,无时无地的伤怀,随时随地的放大了的悲伤。

佛陀说:“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。”说则说已,自非易事。佛陀度人,多少人成佛?在烦恼的花园里,再美丽的花朵也会失色。

经常问自己,是不是放下了?放下,就是要消除分别心,是非心,得失心,执着心。我放下了吗?生命还须这样,总要学会审视自己的内心,清理心底的欲望。人潮人海中,世间无常中,带着静看花开花谢的心情,找到生命真正的依归,充盈着喜悦和丰足。

“无所执著,不沉溺爱欲,他的确已度过这烦恼之河,到达彼岸,没有障碍,没有疑惑,他已超越生和老”,是修行很终目标;有心向佛,至是善事,才为很高境界。

偶遇红尘无限事,皆拈花含笑,泰然处之;以善心善语,善举善行行人处世,便是佛陀的心境了。

所以,和佛陀一起去赏花吧。如水的禅意会漾过你的心海,污浊世俗的心会变得明净而透明,你的内心将是一个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。

此刻,幻如佛陀,站在菩提树下,晚风中树叶婆娑起舞,叶叶心心仿佛在风里传唱着一个觉悟者的故事。

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,摘下一片“巨叶”,在灯光下细细检视它细致的纹路,叶片飘落在静坐的佛陀身上,也飘落在我的心坎上……

心随佛陀看花去……

【责任编辑:可儿】

癫痫不能吃什么
郑州治疗癫痫价格
哈尔滨那个医院看癫痫

热门栏目